装饰画欣赏

致力于装饰画、无框画和装饰性油画创作...

艺术大师何水法:艺术传承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过程

记艺术大师何水法专访

艺术大师何水法:艺术传承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过程

何水法

    此大师,非彼大师也。

    尽管何水法很排斥大家把他叫做"大师",也有极其少数的人还对他大师的称号有过非议,为此,在去年的一个重要场合他还郑重其事地告诉记者们,"大师"是别人给他的,不是他自己给自己的。可大家还是喜欢把他称为"大师",在这里,我们也称他为"大师",这是对艺术的一种尊敬,也是对何老艺术成就的一种肯定和认可,更是对他为人品质的一种敬仰。

    何老在中国国画领域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。他画花,花开放,不是一支半式躲在石头后面娇弱的欲说还休,而是火辣辣风情万种的百花鲜;他画花,花解语,不是瞬间一纸墨香而后沉默是金,而是任何时候都可以说悄悄话的老朋友;他画花,花灿然,不是一抹春色的记忆之旅,而是一个姹紫嫣红满园春的铭刻在心……他在花鸟方面的造诣是开拓性和创新性的,不仅如此,他诲人不倦,桃李满园。

    为此,我们和艺术大师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艺术对话,其实说是聆听了一堂水准极高的艺术课更为准确,同时也等于享受了一顿极为难得的艺术大餐。

    主持人:很高兴再次见到何老,何老师在花鸟画方面的造诣是极高的,那么,您个人在花鸟方面是如何继承、发展和创新的?

    何水法: 我的花鸟画分为几个阶段。我最早是画工笔的,73年以前,我是工笔画得好,73年以后,跟陆陆抑非老师学习,他是意笔好,73年到 83年这个阶段,是学陆老的,也学海派的,包括任伯年、吴昌硕等,都比较系统地学了,在学习工笔的时候,从鸟兽花鸟着手,临了很多宋人的笔法,

    主持人:也正因为这样,您的笔下功底才会那么深厚。

    何水法:我是78班的研究生,但是83年的时候,我就悟到了,不能 亦步亦趋学老师,我就抛开陆老的风格,在大写意上探索自己独特的路。到93年的时候,发现自己的画太传统了,整个理念上都太传统了,因为我的传统功力很深,我一定要突破自己,所以从93年开始,我就提出搬掉大石头。传统的花鸟画都有个大石头。从苏东坡开始到八大山人,都有个大石头,后面是荷花,鸟或者花,包括齐白石、吴昌硕、潘天寿都有个大石头,大石头写意,潘老用线条勾勒再添颜色,但是他们形式感没变,我考虑这样的大石头画下去,跟他们一模一样,我就想寻找自己的路。

    主持人:这在当时属于很逆向的想法吧?

    何水法:对,这是向传统挑战。我93年开始领悟到这个问题的时候,我就搬掉大石头,从生活当中开始找寻自己的感受。搬掉大石头以后,整个画面构成也要跟传统不一样,而如何能不一样呢?我到生活当中去找,到生活当中去顿悟,去领悟。我经常到公园,到花木丛中去看,后来悟到了一条,就是全景式构图,传统的花鸟画都是画折枝花卉的,一支半式的,我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悟,是全景构图。用传统的笔墨,传统的笔墨是不能丢的,笔墨一变就不能叫中国画了,在构成上、形式上,我会变,在内容上面我会变,所以这一两年我的画面就跟以前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主持人:您觉得有哪些不一样了?

    何水法:比如在构成上,对一花一木的描写上,更有时代气息,因为我从生活当中来,有传统的底蕴,有生活的感受,再加上我有一种创新意识。意识很重要,思想领先,这是一致的,首先要有思想,有思想才能变,没有思想,亦步亦趋模仿是不会有成就的。

    主持人:您的全景式构图创新在整个画坛引起了什么样关注?

    何水法:当时包括现在也有很多人,在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。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地重复描写,那是毫无意义。传统需要发展,传统需要丰富,传承的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,也是个丰富的过程。宋人花鸟,工笔花鸟,到了明清时候,明末清初的大家以前,大写意是没有的,那他们的大写意丰富了当时花鸟画的传统模式,出现了吴昌硕,以及许多小画家。任伯年等在这个领悟之下是又一个飞跃,前面是画水墨的,后面是画色彩的,色彩的丰富,后来才有了齐白石,潘天寿,所以传统也是一代一代发展下来的,不断丰富,不断发展的。

    主持人:中国画特别讲究意境,您的创新和传统相比较,在精神和感受上有什么追求?

    何水法:那当然了,我的画就是我的感受,这个感受里面就有意境。花草是有生命的,草木精神,草木是有精神和情怀在里面的,是赏心悦目的,所以在生活当中,我们要观察,写生也好,观察也好,都是带着一定的感情去看去参与的。花也有情结,我去看花,就好比看老朋友一样。,现在看牡丹,看黄花,带着感情去看,这和不带感情是不一样的。风清雨露,晨霞暮霭,各个时期、各个时间是不一样的。当时的环境也不一样,公园的和静,山田的野趣,各个地方的意境是不一样的。每次看的感受也不一样,不一样的感受就是不一样的意境。我下笔的时候,有情结在里面,在画的时候就很生动,一花一草都是。画一种精神,画一种感受,画一种感悟,那就是很生动。

 

    主持人:现在很流行一种说法,中国画需要在笔墨上创新,也有人做了很多尝试,您作为一个有成就的花鸟画家,对笔墨创新上有什么看法?

    何水法:我很早就讲过,笔墨当随时代。笔墨当随时代就是笔墨要和时代接轨,要紧紧贴住时代。我们现在进入21世纪了,整个时代都在发生了变化,时代变了,我们也要跟着变。画家也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,画家如果没有这种精神,生于当代还沉浸在明清,那是白活了,火车不坐飞机不乘,非要骑着个小毛驴,那就没有必要了。但有一点注意,我们的工具不能变,传统的媒材不能变,还要在宣纸上挥洒,排笔画不能叫中国画,排笔,刷子等运用不能叫中国画,我不是说不能用,这不是传统,传统没有这个,这不属于笔墨创新。

    写意,为什么叫写意?是写出来的,不是刷出来的,很多人用排笔。所以我们的笔墨创新,一定要围绕着传统的媒材,我还是建议,排笔不属于中国画的范畴,这个我一定要坚持。中国画一定要中锋下笔,有人偏锋也可以。以前中国人下笔是很讲究的。笔墨是很重要的,笔墨差画出来的就很俗气了,笔要有笔形,笔形差就会俗不可耐,俗与不俗,在于用笔。有的人下笔轻灵,格调很高,而有人下笔迟重,给人的感觉是俗不可耐。笔墨上的俗气是不可救药的。我的红花绿叶是不俗的,因为我的用笔高,很轻灵,格调高。排笔刷子不叫中国画法,这叫制作,不属于中国画的属性。我们讲万变不离其中,这个理念很重要。

    当代五花八门的水墨画,很多是不能称为中国画的,严格讲不属于中国画范畴,或者可以叫水墨画。素描属于西洋画范畴,中国的是白描,线条是用毛笔画出来的,用中锋写出来的,不是描出来的,描和写是不一样的,描就是构架。中锋下笔是书法用笔,这是正宗的用笔,中锋就是中锋,偏锋就是偏锋,画出来的效果就不一样了,这样才会有趣味,有笔趣就很难了,这个也是有思想性在里面,不动脑筋地描是没有思想性的。

    主持人:在现在的教育体制里面,大量地引进了西方的绘画技巧,光影,素描,结构,从人物到山水到花鸟,不同程度地带有西方绘画的影子,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西方绘画对我们的冲击构成个什么样影响呢?

    何水法:影响是有的,但每个人就看自己的情况了,但有一条,我不保守,我的用色就很大胆,我吸收了西方人用色的理念,不用丙烯,水粉等,还是传统的中国画的颜色。用色的理念可以吸收,就更高一筹。我们要活学,而不是死搬硬套,一味地照搬。 我们要学习古人的精神,精神里面包括很多,创新精神,现在的教学里面也有一脉相承的传统,我深信我们中国美院的教育,走的是中国画的教育方式,比如画人物画,有严格的人物造型训练,中国画的素描更注重线条,西洋画的素描不用线条,是靠明暗侧重出来的效果。

    主持人:在您的观念里面特别多地提到了笔墨的意趣,笔墨的画法,但那您对"笔墨等于零",您怎么看待?

    何水法:那不对,属于不懂啊(大笑),笔墨怎么等于零呢?没有笔墨还能叫中国画吗?我曾讲过,笔墨是中国画的生命线,水是中国画的灵魂。我们千变万化都是靠水啊,就如万物生长靠水一样,一笔下去,墨分五色,如何分呢?靠的就是水,水的妙用,没有水就没有变化,那就干巴巴的了。

    主持人: 咱们再谈一下大师的问题,别人都称您为"大师",您是怎么看待的?

    何水法:那是别人对我的称呼,是尊称或者敬称,可我深受其害。我从来没有这样说过自己,而且我也从来没有认为自己是大师。大师的称呼是后人给定的,像我们现在称齐白石、吴昌硕为大师,当代人自己是不能自己定的,这一点连小学生、中学生都知道的。有人也拿着这个大做文章。那别人叫你大师怎么办呢?不应不礼貌啊,人家是对你的敬称,那就全当是别人对你的称呼了,否则太幼稚了。现在大师满天飞,叫你两声也没什么关系的,好比叫你阿毛阿狗,也没什么了不起的。就我自己来讲,叫我大师也好小师也罢,跟我的学术是没什么关系的,生气发火也是不对的,叫多了也习惯了,但我自己明白,跟我的学术是两码事,千万是不能当回事的。

    (文章整理:小雨)
 


评论: 0 | 引用: 0 | 浏览: | Tags: 艺术大师何水法  何水法  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最近发表

网站分类

最新评论及回复

最近留言

文章归档

站内搜索

站点统计

  • 文章总数:22
  • 浏览总数:21234

网站收藏

友情链接


2002 - 2008©厦门中西画艺 闽ICP备07504160号